2019-12-09 15:56:02 阅读:141
导读:大冬天养虎皮鹦鹉一天就死了,为什么?,请教大家,大头虎皮和小头虎皮鹦鹉有什么不同,请大家说详细点,最好有图片,在这谢了,经历过较大地震的人,可以给出哪些靠谱的自救经验?.大冬天养虎皮鹦鹉一天就死了,为什么?刚买的鸟?多大?幼鸟还是成鸟买之前有没有问前任主人或者商家平时是养在室内还是室外,室内温度多少?室外温度多少?或者有没有考虑过不是因为温度过低引起的?有没有养其他动...
我这张是正常的虎皮和三流大头的对比图呵呵。图上的小虎和大头均已成年的。
总结来说就是:大头的头型像未长开的蘑菇,所以也叫蘑菇头,个子比一般的小虎大很多,毛量多,面具的腮点比小虎的大且多,要比小虎的肩宽,当然体重也比小虎重很多。大头和小虎是一个种的,大头只不过是在小虎里优中选优人工繁育的结果。所以好的大头五六千一只也不奇怪,优中选优嘛。
下面这个图来自网上的,像这种大头买我上面发的那种能买一大群了。。。。。。
大头跟小头长相都一样,就是大头(我们这叫蘑菇头)体型比普通的虎皮鹦鹉大上两三倍!价钱也不太一样一对普通虎皮也就30-40元一对。但是大头一只就要100多元。颜色跟普通虎皮一样多。大头就是相当于虎皮鹦鹉中的姚明。话说几位光感谢留评收藏不点赞的是几个意思?等震完再来赞?
先说明,我在文末引用了两个非常棒非常棒的自救手册,写本帖,一是给大家换个教材印象更深刻些。二是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教会我受用终身的技能——可能是只有地震带才有的福利吧。
开篇惯例讲故事,关于四川和新疆的。
2008年,小姨在四川北川开会,同个会议室里四十多人,就活了仨,都是吓得腿软没跑出去,等到能站起来,从窗户走出废墟才发现楼没了!!四楼变平地。那些往外冲的……我现在想想头皮都发麻,但小姨第二天就打麻将去咯~~
然后说说我的童年。96-99年间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传闻会有大地震,好些亲戚朋友床下睡、厕所睡、甚至屋外搭板房睡……那时我家里养虎皮鹦鹉,跟我睡一屋,好多次半夜地震,我都是被鹦鹉扑棱醒的。向地震局确认过震级,低到3级,高到4.6级。
只有震级超过4时候,极个别养狗的同学会醒。
你看,绝大多数情况下熟睡的人对地震无感。在白天,三级震经常被忽略,四五级一般也就浪一波了事,六级楼也不应该塌。不过地震的破坏程度不该用震级衡量,还要分横波纵波 —— 所以说避震并不是简单的“跑”和“别跑”,生还者的经验也未必完全靠谱,科学的逃生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章:地震了该怎么办?先看几个震后图:
唐山大地震遗址1978汶川地震废墟2008青海玉树地震遗址2011地震后砖混建筑典型垮塌现场(玉树)民房常见的砖混、框架结构震后共同点是,窗玻璃都没了!!外墙大多塌成刺猬了!!楼梯间都挤没了!!内墙大柱子基本完好!!盘着粗管道的地方可以躲人!!所以九十年代的防震教育强调【蹲内墙、找柱子、躲厕所、抱大管子不撒手】是正确的。
要是农村自家垒的砖瓦房,还是速速跑出来吧,你看伽师5.8级走一个,整个县都碎了:
新疆伽师县5.8级地震多搜一些图就会发现,地震塌楼主要是变形、侧倾,所以如果屋外有空旷地,还是跑出来更好。那什么时候该跑,什么时候该躲呢?从有震感到第一次高潮之间大约几秒-20秒,发个楞都不够,这时候跑,很可能在最脆弱的楼梯间迎来下一波高潮;而两波高潮之间一般会有一段静默期,所以最适合跑出建筑的时机,是第一波震感明显减弱时。这时候就要讲究求生策略了:
if 楼层低离门近,跑!!!
else if 离厕所近:进厕所找粗水管——万一楼塌了人不至于被拍扁,而且厕所有水(不管脏的干净的),可以撑三五天;
else if 到楼梯口发现拥挤:不想被踩死就赶紧离开楼梯,靠中轴、内墙走,找柱子,抱头屈膝,或者抱柱子(四楼变一楼的瞬间可能有用)。沿途如果有时间,打开门,否则万一震得门框变形,里面的人就惨了。
else if 柱子周围也危险,比如附近有玻璃窗、陈设品、大件家具等。找门。找到比较结实的门,把门拉开,暂时躲在门背后(后面右图)。
逃生途中不要慌乱,避免外伤感染。如果跳窗,不要用手直接摁玻璃碴子,裸睡逃生要知道鞋!比!内!裤!重!要!汶川交通一断,大操场上都能困三天,外伤感染也是会死人的。
接着讲前面的故事,我每次被鸟扑棱醒之后做了些什么:
一开始会慌,直接躲厕所,但这样做万一大于五级,门框可能震变形,万一锁死很难踹开了。
在经历2-3次慌乱之后,我可以有足够时间穿拖鞋、叫醒父母、打开厕所通往外界的所有门,卡住自动锁、躲进厕所。我家厕所属于内墙有承重墙,有我常备的饮料,干粮,哨子,手电筒,证件存折,保暖旧衣物和运动鞋,感冒药腹泻药止痛药酒精创可贴。我家厕所大管子只够俩人抱,第三人可以躲在厕所门后。(本段全是重点,请反复阅读并背诵)
想活命就别睡床底下啊关键时刻根本滚不出来!!!桌子下面也只能临时躲,天花板掉下来铁桌子也扛不住!!!还有网上所谓的活命三角区都是谣言啊!!!
门后才是正牌的安全三角区。看红圈,门和墙形成狭窄三角区,可防止掉落的大块预制板 / 玻璃 / 移动的家具砸伤人。
错误的“三角区”和正确的“三角区”第二章:地震前该干什么?(1)认真学习并背诵我的加粗文字,学习文末链接。
(2)火灾、反恐的逃生训练里提到过,养成在建筑物内观察周围环境、记指示牌的习惯:留意大门、安全通道、厕所的方向。
(3)积极参加政府公办机构组织的防灾培训和演习。对票圈学习指南要先甄别。
(4)储藏救生用品,前面划过重点。不是说淘宝上买个急救包扔那就完事儿了。你得时不时去检查一下是否需要更新,酒精可能会干,药会过期。。。
(5)把存折银行卡房产证这些重要东西打包,必要时候拿了就跑。
(6)演习。我们第一次经历五级地震的时候都傻掉了:我妈摁住了刚哄睡着的婴儿,我爸揽着桌子怕把午餐晃地下,奶奶去扶新电视,十多岁的我最早反应过来喊了声地震了,但喊完大脑就宕机了,一直到震完……
像我这种从幼儿园到初中年年防震教育的,没经历几次演习也是怂得一比。走出新疆才知道,内地的同龄人连个防震教育都没有,诶。。。前面说的跑也是因人而异,从一二三楼跑到室外最短多少秒?一次能跨几层楼梯逃得快又不至于摔倒?一次没法从顶跑到底的时候,半路上该怎么办?多试几次才知道。
这里引两个不错的(符合我认知的)回答: 住在高层,发生地震怎么办?怎么逃生?
Secretary Money:住在高层,发生地震怎么办?怎么逃生?
最后必须粉碎一个著名谣言:“生命三角”救生法不可信! | 科学人 | 果壳网
写这个帖子时候顺手搜了一下,所谓传谣的那几年新疆确实时不时震个五六级的,到现在也没消停。只不过震中多在伽师-巴楚地区(距离乌市和昌吉一千三百多公里)。
除了地震,我中小学里还接受过火灾、核爆炸、恐袭的求生教育,也是内地同龄人没有享受过的待遇……雾草细思极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