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3 03:28:02 阅读:1793
导读:牡丹鹦鹉和虎皮鹦鹉能一起养吗,【攀妈爆照】虎皮鹦鹉@美人指,虎皮鹦鹉2.牡丹鹦鹉和虎皮鹦鹉能一起养吗1、牡丹鹦鹉和虎皮鹦鹉是不可以一起养的。牡丹鹦鹉有个人送外号“鹦鹉中的战斗机”,可见其破坏力有多强,牡丹鹦鹉的鸟喙要比虎皮的更大更有力且更加尖锐,因此建议分开。2、说话也不...
1、牡丹鹦鹉和虎皮鹦鹉是不可以一起养的。牡丹鹦鹉有个人送外号“鹦鹉中的战斗机”,可见其破坏力有多强,牡丹鹦鹉的鸟喙要比虎皮的更大更有力且更加尖锐,因此建议分开。
2、说话也不太可能的,从出生到会说话的几率为17:1;如果引物品种不同,是不会交配的。
3、因为惊吓的原因不会产蛋,自然也不会孵化,再就是不要只喂它们小米,掺一些葵瓜子之类的。
扩展资料:
1、牡丹鹦鹉身型短胖,有一条短尾,喙部相对为大。
2、牡丹鹦鹉繁殖方式:
1)牡丹鹦鹉全年可繁殖,主要繁殖季在2-3月及4-10月。仅雌鸟孵卵,窝卵数约4-6枚;笼养鸟十分活泼好动,喜爱鸣叫,有时很吵杂,爱啃咬,玩具及新鲜树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种子外,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它们更健康。寿命约10-15年。
2)繁殖难度低,适合刚入门者做繁殖尝试,群养繁殖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筑巢所需之稻草、树枝、树叶等供它们使用,约在交配后10天会生下第一枚卵,每隔一天下一枚卵。
3)一窝约产4-6枚卵,在6-7天后即可检查卵有无受精,孵化期约21-23天,30-35天后幼鸟羽毛长成,亲鸟有时可能因矿物质缺乏而拔幼鸟的羽毛,在雏鸟孵出后的期间宜提供营养且丰富的食物,抓出手养最佳天数约10-14天,不宜太晚将幼鸟移出巢外。
3、虎皮鹦鹉人工饲养
1)虎皮鹦鹉人工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笼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
2)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
3)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
4)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牡丹鹦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虎皮鹦鹉
不能一起养。
1、从体型上分析,虽然虎皮鹦鹉与牡丹鹦鹉同为小型鹦鹉,但是它们的体型同样存在差距,同时养过这两种鹦鹉的饲养者应该对此比较了解,细分下来,牡丹鹦鹉的体型比起虎皮鹦鹉的体型要大上一圈,如果两者真打起来,虎皮鹦鹉要更吃亏些。
2、脾气性格方面,牡丹鹦鹉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不仅仅是和其他鸟类如此,就算是同类对于牡丹鹦鹉而言也是自己嘴边的一块肉,稍有不慎就开打,特别是有些牡丹鹦鹉脾气更为暴躁,将对方打伤、打怕就算了,有时候甚至会要了对方的性命。
牡丹鹦鹉能学人说话的几率很小,而虎皮鹦鹉细心调教的话则会模仿人说话。可以产蛋和孵化。
扩展资料:
牡丹鹦鹉的养殖和管理:
1、牡丹鹦鹉是较易饲养的鸟类,通常都用铁笼饲养,不能用竹、木笼饲养,竹、木笼很容易被啃破而发生鸟逃逸现象,饲养笼以大为宜。若用于繁殖,可用繁殖笼,繁殖笼可用金属丝制成,其大小均为65厘米×60厘米×50厘米。
2、巢箱为木质两层,巢箱口约5厘米见方。巢箱糟可挂在笼外,也可挂在笼内,比在笼外时要注意贴墙壁,以益于鸟出入。巢箱肩可魏引膏川窝,再垫上锯木屑,便于蛋集中孵化。石膏巢箱稳定,不易隅动,给鸟以安全感。
3、所选亲鸟要健康,体形轻巧,运动灵活,无腿趾残疾。与配亲鸟年龄要相当,或雄鸟略大于雌鸟。可采用两种方法配对,其一是先分出雌雄,而后成对放入笼内配对,观察几天确定恋对即可,如1周内仍不能配上对需调换;其二是大笼内散养,待配对后再捉出放入繁殖笼内进行繁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虎皮鹦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牡丹鹦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鹦鹉
虎皮鹦鹉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后来经过人工培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笼养鸟。全国都有饲养,我国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的。它的鸣叫声虽不悦耳动听,但羽毛十分艳丽,全身羽毛由黄、黑、绿、蓝、青等七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给人一种鲜而不艳,美而不俗的舒适感。
听话的虎皮鹦鹉(母鸟)
听话的虎皮鹦鹉(母鸟)[1]
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翅膀花纹较多,毛色和条纹犹如老虎的花纹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天真可爱、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最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多数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
原始种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后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
原始绿虎皮鹦鹉(幼鸟)
原始绿虎皮鹦鹉(幼鸟)[1]
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鸟喙橄榄黄色,蜡膜蓝色;虹膜白色。母鸟的蜡膜为灰棕色或肉色,仅带有一点点浅蓝色,到了繁殖季则会变为深棕色。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那般羽色。
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未成年雄鸟鼻膜为桃红色(根据品种的不一样而鼻膜不一样),雌鸟为白色带一点点蓝色(根据品种的不同鼻膜而不一样)。
成年鸟头顶较圆平,嘴壳较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
蛋白石成年发情母鸟
蛋白石成年发情母鸟
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蓝色,雌鸟蜡膜为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